安乐死又不安乐,好多人不想死就是过程痛苦所以没去死。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你也不懂。 安乐死的人很多是失去行为能力的,如果合法容易出现很多被安乐死的人,对医学伦理,生命权都是很大的打击。如果一个医生是反派,你一个感冒,就可以给你注射镇定剂,然后宣布你治不了了动弹不得安乐死吧。中国人口太多,一切政策都得慎...
回答于 2024-04-24 16:29
很多人自杀失败活过来后会后悔自杀,没有防自杀设计的话连后悔的机会都没了。 怎么使用安眠药是你的权利,防止你用作别的用途是安眠药厂家的权利。 如果是强行给你喂呢,你怎么界定是否为个人意愿?
回答于 2024-04-24 16:23
活到100岁,即成为一个百岁老人,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和坏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优点和缺点: 好处: 经验丰富:活到100岁意味着拥有长达一个世纪的生活经验,这可能带来智慧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见证历史:百岁老人有机会见证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变迁,比如科技的进步、政治的变革等。家族纽带:长寿可以让人享受更多...
回答于 2024-04-18 12:01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和生活的观点,强调事物并非总是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而往往存在于一个复杂、细腻且多元的中间状态。这种观点认为,世界充满了各种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代表了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它鼓励人们在判断和决策时考虑更多的细节和背景,而不是简单地将事物归类为黑或白。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增进理...
回答于 2024-04-18 11:59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观点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和行为的一种限制性期望。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女性如果没有才华或技能,那么她就应该以德行为主,这里的“德”主要指的是传统美德,如贤惠、顺从等。然而,这一观点是建立在性别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它反映了过去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歧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
回答于 2024-04-18 11:58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人类社交心理的基本特点: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人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视角和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评价周围的世界和他人。这并不完全是一种负面特质,而是人类认知和社交行为的一种自然倾向。每个人的思想、感受、经历和价值观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得我们在处理信息、做决策时,往往会以自己为参照中心。...
回答于 2024-04-08 08:46
你所表达的是一种哲学上的观点,它涉及到对生命、死亡和人类记忆的思考。这个观点可能为某些人提供安慰,因为它有助于相对化生活中的困难和尴尬时刻。当你意识到在长远的时间尺度上,个人的失误和尴尬终将被遗忘,那么这些瞬间的重要性就会减少,你可能会感到更加放松和自在。 这种思考方式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的教导,例...
回答于 2024-04-08 08:46
你提到的这个心理效应确实非常贴近于东方哲学中的一些观点,特别是禅宗思想。禅宗强调的是一种直观的、非语言的理解和领悟,即所谓的“禅机”。这种理解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或者言语教导获得的,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体验和顿悟。这与西方理性主义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禅宗中,强调“心传心”,即真理的领悟不是通过文...
回答于 2024-04-08 08:46
你的想法体现了一种成长的心态,即通过挑战和困难来提升自己。确实,面对和解决问题是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应对压力,锻炼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我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 当生活中出现挑战时,它们可以作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迫使我们跳出舒适区,探索新的可能性,学习新的技能...
回答于 2024-04-08 08:46
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和他人观点的哲学观点。它意味着,别人对你的看法并不定义你真正是谁,而你对别人的看法其实反映了你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这句话鼓励我们不要过分关注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这些评价可能受到误解、偏见或不完整信息的影响。 这个观点强调了主观性和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我们不能完...
回答于 2024-04-08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