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说错话或突然摔倒,周围人的眼神,气氛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你作为当事人,很难不觉得羞愧拘谨,这与自己会不会嘲笑别人无关。 我觉得这比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目光”,对我更有用,是正向循环,换种说法不过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当发生意外时,不要变得拘谨,要大方处理。 那种时候当事人并...
回答于 2024-04-04 21:17
所以才会在复盘的时候发现这个现象,因为我最懊悔的不是我最初做错的事,而是我之后在众人面前的反应,我懊悔的是如果当时我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就不会那么槽。 这就是一种大方的解决方式,其实除了自己之外,大家基本也不希望气氛变得尴尬,这样一说都有个台阶下,我之前说的更适用于“突然摔跤”等意外事件。 去大...
回答于 2024-04-04 21:16
没错,我经常在自己最不堪的时候,去往让自己最尴尬的场所(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锻炼自己。因为我的顿感太差,我就是那种在乎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别人眼里模样与印象的人,很痛苦,这种敏感常常很碍事。 就是无所谓 无所畏惧的态度。当你面无表情的当街拉粑粑的时候大家都会佩服你的淡定。
回答于 2024-04-04 21:12
大大方方反而能让人很快忘记你的尴尬。但是如果做了损害别人利益或者情感的事情,真的很丢脸啊。 你觉得自己是笨拙的,行为举止令人尴尬的,在别人的注视下做不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那你大概率会因为慌乱而在众人面前出丑,如果你抱着那种单纯想要把一件事尽力做好的观念,别人的看法完全不在你的考虑范围内,反而能表现得...
回答于 2024-04-04 21:10
说白了就是不要内耗。不内耗是真的不在乎他人看法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它不是一个方法。 我觉得经历得多了,忙起来了自然就能不那么内耗,大学时内耗是因为太闲了,比如你考证看书后就不那么内耗了。
回答于 2024-04-04 21:07
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只要我不尴尬,就没有人会尴尬。 确实会更轻松自在一些。还真是,尤其是上台的时候,放的越开,下面看着越自然。 老郭:越不要脸就是越要脸。
回答于 2024-04-04 21:04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身体控制不住,这才是重点。 尴尬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只要想清楚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就对了,做好自己一定想做好的事就好了,其实都在于自己内心的强大和坚定的信心,容易尴尬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容易自卑和敏感的人,所以让自己自信起来,虽然不简单。
回答于 2024-04-04 21:02
真的可以后天训练的,从小就超绝敏感,现在中年了灵活自如,需要享受美好的时候就还是超敏感,在社会上和应付麻烦人际关系时就超钝感。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培训,人年纪大点就会自然而然因为精力下降而大脑自然选择节能模式。
回答于 2024-04-04 21:01
我感觉敏感和痛苦并不相伴,我属于很敏感的能察觉很多细节,眼神语气小动作什么的,但是我就是 不太在乎。觉得自己最重要,所以发展了一套唯我独尊的钝感力。
回答于 2024-04-04 20:59
本来情绪敏锐度很高,刻意培养钝感力之后,该迟钝的地方越来越敏感,该敏感的地方依旧敏感但不愿意作出与之相匹配的行为。 钝感力感觉是天生的,很难靠后天培养起来。大部分高敏人士能做的大概只有和解。
回答于 2024-04-04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