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例法是指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通过审理案件,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判断,形成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司法文件。在判例法的运用中,法律的适用不再仅仅依靠法律条文的解释,而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形成更为具体的、细致的、实用的法律适用原则。判例法在司法实践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回答于 2023-05-08 02:34
法人是指在法律上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组织或实体,可以拥有财产、承担义务和行使权利。作为法律主体,法人有着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些义务和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遵守法律法规:法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法人还应当遵守行业规范和社会道德,保护消费者权益,...
回答于 2023-05-08 02:34
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定义婚前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建立前,双方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房产、存款、股票、车辆等。而婚后财产则是指在婚姻关系建立后,夫妻共同取得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房产、存款、股票、车辆等。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归属在婚姻关系结束时,夫妻双方的财产归属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回答于 2023-05-08 02:34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在行使其宪制责任时,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基本法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在国家统一下,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尊重和保障人权及基本自由。此外,基本法还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在不同领域与国际社会保持联系和合作,包括经济、...
回答于 2023-05-08 02:34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发布并由国家权力机关强制执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是指法律规范的权威和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地位不同,其效力等级也不同。目前,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主要有以下几种: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
回答于 2023-05-08 02:34
法律调解是指在法律程序中,由法官或者其他专门机构的调解员,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的调解方式,法律调解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种类: 法院调解:由法院调解员进行调解,适用于一般民事、商事案件等。 人民调解:由社区、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调解员进行调解,适用于一些轻微...
回答于 2023-05-08 02:33
公司合并后的折旧问题需要遵守以下法律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合并企业应当按照各自原有的会计政策计量固定资产,并在合并后继续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七号——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对合并前各自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计量,计量基础为合并时的公允价值,差额...
回答于 2023-05-08 02:3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向投资者公开披露其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制度等信息的行为。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那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呢?首先,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提高公司的...
回答于 2023-05-08 02:33
在不同的法律领域中,法律渊源的应用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领域及其对法律渊源的应用:1. 民事法律:在民事法律中,法律渊源主要用于解释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法律渊源包括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合同、惯例等。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通常会参考这些法律渊源来判断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2. 刑事法律:在刑事法...
回答于 2023-05-08 02:32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某些法律问题进行解释的文件,它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实践指南是指在司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某些法律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标准,是法官在审判中参考的指导性文件。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指南都是法律文书,它们的作用和性质有所不同。司法解释是对法律的解释,具有强制力,法院在审理案...
回答于 2023-05-08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