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地方性法规是指在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础上,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规。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地方性法规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规定社会保障的服务与管理。例如,各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社会保障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社会保障服务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等。同时,地方性法规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
回答于 2023-05-08 02:32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中国的最高司法机关,负责解释和适用法律,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权威。在国防和军事事务中,最高人民法院需要积极应对法律问题,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首先,最高人民法院要加强对国防和军事法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针对国防和军事事务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要组织专门的法律人...
回答于 2023-05-08 02:31
基本法律是否能够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基本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中国,少数民族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与汉族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基本法律包括宪法、民法典、刑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些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例如,宪法规定:“中...
回答于 2023-05-08 02:31
法律解释的透明度是指政府或法律机构在解释法律时,对于解释的内容、过程和结果进行公开、透明的程度。透明度高的法律解释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解释,使公众更容易理解法律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并且可以增加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支持。同时,透明度高的法律解释也可以减少对法律的误解和争议,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在...
回答于 2023-05-08 02:31
审计署是中国政府的重要部门之一,其职责是监督和审计政府的财务收支和行政行为。在全球治理和谐方面,审计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促进和实现: 加强国际合作 审计署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审计机构建立联系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和谐的实现。 加强对国际组织的审计监督 审...
回答于 2023-05-08 02:31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是指法律规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力度和效果。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通常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五个等级。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度的基石。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规范的基础和依据。在法律体系中,宪法的地位是最高的,一切...
回答于 2023-05-08 02:31
公司管理股东会议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公司董事会或秘书部门负责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并向股东发出通知。 准备会议文件:公司必须准备并分发股东会议文件,包括议程、提案、投票表决和股东权利说明等。 提供投票方式:公司必须提供多种投票方式,包括出席会议投票、委托代理人投票、以及通过电...
回答于 2023-05-08 02:30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其内部管理制度是指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制度。首先,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工作流程等。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章程》、《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等。其次,中国人民银行...
回答于 2023-05-08 02:30
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对手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旨在限制竞争并控制市场份额。这种协议通常包括价格协议、产量协议、分配市场协议等。垄断协议的目的是通过限制竞争来?;ぢ⒍险叩睦?,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使消费者无法获得更好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垄断协议是非法的,因为它们违反了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
回答于 2023-05-08 02:29
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保障行政合法性和合规性。为此,政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行政权力的范围和限制,规范行政行为。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加强行政监督和审查。政府应当建立行政监...
回答于 2023-05-08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