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和食物过敏虽然都能引起肠道不适,但它们的机制和症状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区分这两者的方法:
乳糖不耐受
机制: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lactase),无法有效分解乳糖(存在于牛奶和乳制品中的一种糖)。
症状:
发作时间:
通常在摄入乳制品后30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症状。
诊断方法:
- 乳糖耐受测试:通过摄入一定量的乳糖后测定血糖水平变化。
- 氢气呼气测试:摄入乳糖后测定呼出气体中的氢气含量,氢气含量升高表明乳糖未被完全消化。
- 排除法:通过短期停止摄入乳制品,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食物过敏
机制:
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某种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通常涉及免疫球蛋白E(IgE)。
症状:
- 皮肤症状:荨麻疹、湿疹、瘙痒
- 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紧缩
- 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腹泻
- 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
发作时间:
通常在摄入过敏原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症状。
诊断方法:
- 皮肤点刺试验:在皮肤上滴加少量过敏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 血液测试:测定血液中特定IgE抗体的水平。
- 食物挑战测试:在医疗监督下逐步摄入疑似过敏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区别要点
- 症状类型: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而食物过敏可以涉及皮肤、呼吸道等多系统。
- 发作机制:乳糖不耐受是因为酶缺乏导致的消化问题,而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 诊断方法: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乳糖耐受测试和氢气呼气测试诊断,而食物过敏需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液测试等方法诊断。
对症治疗
- 乳糖不耐受:避免或减少乳糖的摄入,可以选择乳糖酶补充剂或无乳糖的乳制品。
- 食物过敏:完全避免摄入过敏原,严重情况下需要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注射器。
通过了解上述区别和诊断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症治疗,确保宝宝的健康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