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会计开具超过实际发生的进项税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风险分析
虚开发票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5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虚构交易、虚增金额)构成刑事犯罪。若会计开具的40万元进项中,有24万元无实际交易支撑,即属于“虚开”,责任人可能面临以下处罚:
- 刑事责任:最高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企业连带责任:公司可能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影响信用评级、招投标资格等。
偷税行为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规定,虚增进项税以减少应纳税额属于偷税。处罚包括:
- 补缴税款:追缴虚抵的24万元对应的税款(假设税率13%,需补缴24万×13%=3.12万元)。
- 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年化约18.25%)。
- 罚款:偷税金额0.5倍至5倍罚款(本案可能罚款1.56万~15.6万元)。
会计人员责任
《会计法》第43条明确,伪造会计凭证的会计人员可被吊销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支撑的稽查风险
金税系统通过比对进销项发票的品名、金额、上下游企业关联性等数据,可快速识别异常。例如:
- 进销背离:若企业进项品名为“钢材”而销项为“咨询服务”,易触发预警。
- 金额突增:进项突然从16万增至40万且无合理业务解释,可能被系统标记。
建议行动步骤
- 立即停止虚开行为:撤销虚假发票,更正账目。
- 自查补税: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补缴税款,依据《税收征管法》第52条,可能免于罚款(但需缴滞纳金)。
- 加强内控:建立发票审批制度,确保每张发票对应真实交易。
- 法律咨询:建议联系税务律师,评估是否构成犯罪及补救方案。
合规示例
假设企业实际采购16万元(含税),税率13%,则:
- 合法进项税 = 160,000 ÷ (1+13%) ×13% ≈ 18,407元
虚开至40万元(含税)时: - 虚增进项税 = (400,000 -160,000) ÷1.13 ×13% ≈ 28,460元
这28,460元即构成偷税金额,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结论:虚增进项税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应立即纠正。合规经营是唯一可持续路径。